白蠟明經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ㄌㄚˋ ㄇ一ㄥˊ ㄐ一ㄥ
拼音 bái là míng jī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唐時對屢試不第者的戲稱。蠟性光滑不著物,用譏作事無成。
白蠟明經「ㄅㄞˊ ㄌㄚˋ ㄇ一ㄥˊ ㄐ一ㄥ」
⒈ 白蠟,比喻空白。明經,科舉考試科目之一。白蠟明經比喻屢試不第。
引《類說·卷四〇》引《朝野僉載》:「時有明經董萬舉九上不第,號白蠟明經,與鸑為對。」
引證解釋
⒈ 唐 時對屢試不第者的戲稱。蠟性光滑不著物,用譏作事無成。 明 張鼎思 《琅琊代醉編》亦載此事,作“白臘明經”。
引《類說》卷四十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張鸑 號青錢學士,以其萬選萬中。時有明經 董萬舉 九上不第,號白蠟明經,與 鸑 為對。”
▸ 白臘明經
▸ 明經
▸ 黑白分明
▸ 蟲白蠟
▸ 白首窮經
▸ 白蠟
▸ 明白
▸ 明白易曉
▸ 明白曉暢
▸ 明白如畫
▸ 明白人
▸ 明白了當
▸ 明白如話
▸ 明明白白
▸ 蠟白
▸ 經明行修
▸ 不明不白
▸ 白明日
▸ 白經
▸ 白黑分明
▸ 白費蠟
▸ 經文
▸ 經年
▸ 京白
▸ 李白
▸ 途經
▸ 白案
▸ 白吃
▸ 白鶴
▸ 白梨
▸ 融明
▸ 塞白
▸ 颯白
▸ 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