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紗帽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ㄕㄚ ㄇㄠˋ
拼音 bái shā mào
基本釋義
⒈ 白紗制的高頂帽。自晉至南朝梁皇帝平時所戴。
引證解釋
⒈ 白紗制的高頂帽。自 晉 至 南朝 樑 皇帝平時所戴。
引《梁書·侯景傳》:“景 自篡立後,時著白紗帽。”
《隋書·禮儀志六》:“﹝ 樑 天監 八年﹞帝改去還皆乘輦,服白紗帽。”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八:“蕭道成 既誅 蒼梧王,王敬則 手取白紗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蓋 晉、宋、齊、樑 以來,惟人君得著白紗帽。家有 範瓊 畫 梁武帝 本,亦著白紗帽也。”
▸ 破紗帽
▸ 摜紗帽
▸ 白宣帽
▸ 白通帽
▸ 白高帽
▸ 白紗
▸ 紗帽生
▸ 紗帽圓領
▸ 紗帽
▸ 鐵紗帽
▸ 烏紗帽
▸ 白帽
▸ 京白
▸ 綠帽子
▸ 李白
▸ 戴高帽
▸ 大帽子
▸ 白案
▸ 白吃
▸ 白鶴
▸ 白梨
▸ 塞白
▸ 颯白
▸ 箬帽
▸ 軟翅紗巾
▸ 三白草
▸ 篩寒灑白
▸ 軟帽
▸ 衫帽
▸ 人中白
▸ 裘帽
▸ 取青妃白
▸ 帬帽
▸ 裙帽
▸ 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