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滯的意思

注音 一ˊ ㄓˋ

拼音 yí zhì

基本釋義

⒈  遲疑不決;猶豫不定。

⒉  指疑難之處。

國語辭典修訂本

疑滯「一ˊ ㄓˋ」

⒈  因懷疑而停頓不前。

明·淩濛初《紅拂記·第一齣》:「俺和你不須,不須疑滯。把衣裝打疊,打疊多齊。」

⒉  不明白,無法解決。

《魏書·卷八二·李琰之傳》:「安豐王延明,博聞多識,每有疑滯,恆就琰之辨析,自以為不及也。」

引證解釋

⒈  遲疑不決;猶豫不定。

三國 魏 曹操 《與荀彧書追傷郭嘉》:“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後事屬之。”
宋 陸游 《朝議大夫張公墓誌銘》:“臨事前見逆決,若燭照龜卜,無秋毫疑滯。”

⒉  指疑難之處。

《後漢書·儒林傳下·謝該》:“河東 人 樂詳 條《左氏》疑滯數十事以問, 該 皆為通解之。”
《宋書·隱逸傳·關康之》:“又為《毛詩義》,經籍疑滯,多所論釋。”
唐 劉禹錫 《相國韋公集序》:“上富有春秋,未親庶政,有疑滯,視公如蓍龜。”
章炳麟 《文學總略》:“心有疑滯,覩辨析之論,則悅懌隨之矣。”

⒊  停滯;停止。

《楚辭·九章·涉江》:“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
洪興祖 補註:“江淹 賦雲:‘舟凝滯於水濱。’ 杜子美 詩云:‘舊客舟凝滯。’皆用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