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識之無的意思

注音 ㄌㄩㄝˋ ㄕˊ ㄓ ㄨˊ

拼音 lüè shí zhī wú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生下來七個月時,就認得“之”、“無”兩個字,百試不誤。事見《新唐書·白居易傳》。後遂稱稍為認得幾個字,讀過幾天書的人為“略識之無”。

國語辭典修訂本

略識之無「ㄌㄩㄝˋ ㄕˊ ㄓ ㄨˊ」

⒈  唐代詩人白居易生六、七個月時,即可辨識之、無二字,百試不差。見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後用略識之無來指人識字不多。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最可笑的,還有一斑市儈,不過略識之無,因為豔羨那些斗方名士,要跟著他學,出了錢叫人代作了來,也送去登報。」

引證解釋

⒈  相傳 唐 代詩人 白居易,生下來七個月時,就認得“之”、“無”兩個字,百試不誤。事見《新唐書·白居易傳》。後遂稱稍為認得幾個字,讀過幾天書的人為“略識之無”。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最可笑的,還有一班市儈,不過略識之無……出了錢叫人代作了來,也送去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