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的意思
注音 ㄉㄧˊ
拼音 dí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狄「ㄉㄧˊ」
1.我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因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的泛稱。
造句夷狄、蠻夷戎狄
2.姓。
注音 ㄉㄧˊ
拼音 dí
[名]
1.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因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的泛稱。《書經.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禮記.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2.姓。如唐代有狄仁傑。
▸ 屈狄
▸ 戎狄
▸ 闕狄
▸ 攘狄
▸ 旄狄
▸ 美狄亞
▸ 蠻夷戎狄
▸ 蠻狄
▸ 六狄
▸ 庫狄
▸ 康狄
▸ 巨狄
▸ 金狄
▸ 介狄
▸ 簡狄
▸ 徦狄
▸ 狄樑公
▸ 狄酪
▸ 狄水
▸ 狄克推多
▸ 狄人
▸ 狄成
▸ 狄道
▸ 狄山
▸ 狄牙
▸ 狄良突盧
▸ 狄鞮
▸ 狄俄尼索斯
▸ 狄隸
▸ 狄鹽
▸ 狄香
▸ 狄希
▸ 狄騠
▸ 狄狄
▸ 赤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