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跋的意思
注音 ㄓㄨˊ ㄅㄚˊ
拼音 zhú bá
基本釋義
⒈ 《禮記·曲禮上》:“燭不見跋。”孔穎達疏:“《小爾雅》雲:'跋,本也。'本,把處也。”燭跋,指豎立火炬或蠟燭的底坐。
⒉ 謂燭將燃盡。
引證解釋
⒈ 燭跋,指豎立火炬或蠟燭的底坐。
引《禮記·曲禮上》:“燭不見跋。”
孔穎達 疏:“《小爾雅》雲:‘跋,本也。’本,把處也。”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燭奴》:“﹝ 申王 ﹞每夜宮中與諸王貴戚聚宴,以龍檀木雕成燭跋童子。”
《聊齋志異·邵女》“燭盡見跋” 清 何垠 注:“燭跋,燭本可把握處。”
⒉ 謂燭將燃盡。
引宋 陸游 《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雲》詩:“眾賓共醉忘燭跋,一徑卻下緣雲根。”
▸ 跋燭之諮
▸ 跋燭
▸ 千里燭
▸ 漆燭
▸ 青燭
▸ 評跋
▸ 前跋後疐
▸ 偶燭施明
▸ 旁燭
▸ 明燭天南
▸ 明燭
▸ 猛燭
▸ 盲人捫燭
▸ 蜜燭
▸ 盲人把燭
▸ 籠燭
▸ 龍燭
▸ 龍鳳喜燭
▸ 獵跋
▸ 蓮燭
▸ 朗燭
▸ 蠟燭花
▸ 攬跋
▸ 蠟燭珠
▸ 蠟燭
▸ 牢燭
▸ 扣跋
▸ 炬燭
▸ 刻燭
▸ 炯燭
▸ 刻燭成詩
▸ 鏡燭
▸ 駒跋
▸ 扣盤捫燭
▸ 扣槃捫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