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方之民的意思
注音 ㄨˊ ㄈㄤ ㄓ ㄇ一ㄣˊ
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古謂不知禮法的人。
無方之民「ㄨˊ ㄈㄤ ㄓ ㄇ一ㄣˊ」
⒈ 不知禮或不遵守社會道德標準的人。
引《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
《史記·卷二三·禮書》:「然而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
引證解釋
⒈ 古謂不知禮法的人。
引《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
《荀子·禮論》:“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
楊倞 注:“方,猶道也。”
《史記·禮書》:“然而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
▸ 末作之民
▸ 立賢無方
▸ 計無復之
▸ 計無所之
▸ 計無付之
▸ 化外之民
▸ 大方之家
▸ 不羈之民
▸ 變化無方
▸ 省方觀民
▸ 四方之志
▸ 無名之璞
▸ 無堤之輿
▸ 無名之師
▸ 無私之光
▸ 無名之樸
▸ 無冕之王
▸ 無米之炊
▸ 無人之境
▸ 無任之祿
▸ 無人之地
▸ 無如之奈
▸ 無如之何
▸ 無籍之徒
▸ 無藉之徒
▸ 無方
▸ 無服之喪
▸ 無業遊民
▸ 無恥之尤
▸ 無形之中
▸ 無恥之徒
▸ 無生之諦
▸ 無涯之戚
▸ 無形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