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馬的意思

注音 ㄗㄠˋ ㄇㄚˇ

拼音 zào mǎ

基本釋義

⒈  木刻印刷在紙上的灶神像。

⒉  灶神的坐騎。

⒊  昆蟲名。又稱灶雞、灶鱉雞。

國語辭典修訂本

灶馬「ㄗㄠˋ ㄇㄚˇ」

⒈  動物名。一種昆蟲。體裸出,無翅,缺聽覺。頭小,觸角呈絲狀,甚長。背駝起,故俗稱「灰駱駝」。後肢強大,善跳躍。常棲陰溼地,夜間多集灶旁,故稱為「灶馬」。

⒉  繪印的灶神像。平時貼於灶上,至過年前,與祭品一同焚化。

引證解釋

⒈  木刻印刷在紙上的灶神像。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閤家替代錢紙,帖灶馬於灶上。”
《日下舊聞考·風俗》引《月令廣義》:“燕 俗,圖灶神鋟於木,以紙印之,曰灶馬,士民競鬻,以臘月二十四日焚之,為送灶上天。”

⒉  灶神的坐騎。

《新民晚報》1990.1.19:“上海 風俗從廿三夜開始為灶王備馬做轎。灶馬是用紅紙糊成的。”

⒊  昆蟲名。又稱灶雞、灶鱉雞。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蟲篇》:“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於灶側。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灶馬》:“灶馬處處有之,穴灶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