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別的意思
注音 ㄆㄞˋ ㄅ一ㄝˊ
拼音 pài bié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宗教、政黨或學術團體內因不同主張而形成的各種分支或門派。
英group;
⒉ 經常好爭論、追求私利或不顧共同利益的黨派、聯合體或集團。
例新舊兩個派別之間的鬥爭。
英faction;
國語辭典簡編本
派別「ㄆㄞˋ ㄅㄧㄝˊ」
宗教、政黨、學術等團體內部因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派系。
造句他們二人學術派別不同,常為不同的意見起爭執。
派別「ㄆㄞˋ ㄅ一ㄝˊ」
⒈ 江河的流派。
引晉·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近門戶 流派 家數 宗派
⒉ 宗教、政黨、學術等人事團體內部實質或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團體。
例如:「這兩個不同派別,長期以來都能和平相處。」
引證解釋
⒈ 水分道而流。
引晉 左思 《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漾水》:“雖津流派別,枝渠勢縣,原始要終,潛流或一。”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三:“會稽、丹陽 容有此三江,然皆是東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別而入海者。”
⒉ 水的支流。
引唐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詩:“半塗喜開鑿,派別失 大江。”
宋 曾鞏 《山水屏》詩:“歷遠始紆徐,派別輸眾谷。”
⒊ 事物的分支。多用以指學術、宗教、政黨等內部因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團體。
引宋 陸游 《上執政書》:“原委如是,派別如是,機杼如是,邊幅如是,自《六經》《左氏》《離騷》以來,歷歷分明,皆可指數。”
清 徐用錫 《得何義門太史凶信》詩:“君學謹派別,原本切講究。”
周恩來 《關於一九二四至二六年黨對國民黨的關係》:“在當時形勢下,國民黨在組織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種派別,對三民主義也自然而然地作各種解釋。”
⒋ 區分,區別。
引《宋書·志序》:“《刑法》《食貨》,前説已該,隨流派別,附之紀傳。”
唐 馮贄 《<雲仙雜記>序》:“天祐 元年,退歸故里,築選書室以居,取九世所蓄典籍經史子集二十萬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別為一書,其門目未暇派別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番陽通考》以四部分門,實因舊史,而支流派別,條理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