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鷙的意思

注音 ㄕㄣˇ ㄓˋ

拼音 shěn zhì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沉鷙”。深沉勇猛。指詩文氣勢沉雄。指陰沉厲害。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沉鷙”。

⒉  深沉勇猛。

《新唐書·李光弼傳贊》:“李光弼 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
《宋史·楊存中傳》:“存中 魁梧沉鷙。”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國猷》:“﹝ 燕薊 ﹞土厚水深,博大爽塏。其人沉鷙材勇。”
清 鈕琇 《觚賸·圓圓》:“延陵將軍 美丰姿,善騎射,軀幹不甚偉碩,而勇力絶人,沉鷙多謀。”

⒊  指陰沉厲害。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有五十五歲,鬢髮已經斑白,帶著橢圓形的金邊眼鏡,一對沉鷙的眼睛在底下閃鑠著。”

⒋  指詩文氣勢沉雄。

清 吳騫 《拜經樓詩話》卷一:“七言律渾堅沉鷙中,易暢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