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牛的意思
注音 ㄇㄠˊ ㄋ一ㄡˊ
拼音 máo niú
基本釋義
⒈ 指祭祀用的活牛。
⒉ 即犛牛。
引證解釋
⒈ 指祭祀用的活牛。
引《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於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孔穎達 疏:“取牛毛薦之,故云毛牛。”
⒉ 即犛牛。參見“犛牛”。
引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車如流水毛牛捷,韂縷黃金白馬良。”
原注:“毛牛,其毛垂地。”
▸ 牛之一毛
▸ 牛毛細雨
▸ 牛毛雨
▸ 牛毛
▸ 九牛去得一毛
▸ 九牛一毛
▸ 九牛毛
▸ 蠒絲牛毛
▸ 繭絲牛毛
▸ 多如牛毛
▸ 蠶絲牛毛
▸ 睫毛
▸ 牛仔
▸ 毛茸
▸ 翣毛
▸ 乳毛
▸ 氄毛
▸ 群毛
▸ 三寸雞毛
▸ 如牛負重
▸ 人造毛
▸ 肉用牛
▸ 肉牛
▸ 熱毛子馬
▸ 拳毛
▸ 鬈毛
▸ 拳毛騧
▸ 囚牛
▸ 求牛
▸ 絨毛
▸ 茸毛
▸ 丘牛
▸ 柔毛
▸ 輕如鴻毛
▸ 賽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