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的意思
注音 ㄔㄨ ㄙㄢˇ
拼音 chū sǎn
基本釋義
⒈ 樗木材劣,多被閒置。比喻不為世用,投閒置散。
⒉ 用作謙詞。
樗散「ㄔㄨ ㄙㄢˇ」
⒈ 樗木材質粗鬆。比喻平庸無用之人,或自謙才能低下。
引唐·杜牧〈鄭瓘協律〉詩:「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
引證解釋
⒈ 樗木材劣,多被閒置。比喻不為世用,投閒置散。
引唐 杜甫 《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戶》詩:“鄭公 樗散鬢成絲,酒後常稱老畫師。”
清 顧炎武 《歲暮》詩:“壯歲尚無聞,及今益樗散。”
⒉ 用作謙詞。
引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謝官表》:“何意天恩橫被,宸睠曲成,猥掄樗散之才,專委棟隆之任。”
明 許潮 《龍山宴》:“鶴髮經秋,樗散堪乘蓮葉舟。皁帽非吾偶,白接非吾首。”
▸ 樗散材
▸ 樗櫟散材
▸ 散樗
▸ 集散
▸ 散見
▸ 散畔
▸ 散草
▸ 散策
▸ 散輩
▸ 散敗
▸ 宂散
▸ 撒散
▸ 任散
▸ 融散
▸ 人心渙散
▸ 全元散曲
▸ 施散
▸ 橈散
▸ 人離家散
▸ 清散
▸ 驅散
▸ 熱擴散
▸ 遷散
▸ 遣散
▸ 樸散
▸ 破家散業
▸ 破散
▸ 魄消魂散
▸ 魄散魂飛
▸ 魄散魂飄
▸ 剖散
▸ 魄散魂消
▸ 僕散
▸ 妻離子散
▸ 披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