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
注音 ㄊㄠˊ ㄌ一ˇ ㄅㄨˋ 一ㄢˊ,ㄒ一ㄚˋ ㄗˋ ㄔㄥˊ ㄒ一
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亦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國語辭典簡編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ㄊㄠˊ ㄌㄧˇ ㄅㄨˋ ㄧㄢˊ ㄒㄧㄚˋ ㄗˋ ㄔㄥˊ ㄒㄧ」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
造句法師慈悲感人,信徒與日俱增,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ㄊㄠˊ ㄌ一ˇ ㄅㄨˋ 一ㄢˊ,ㄒ一ㄚˋ ㄗˋ ㄔㄥˊ ㄒ一」
⒈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引《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引證解釋
⒈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引《史記·李將軍列傳論》:“餘睹 李將軍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司馬貞 索隱:“桃 氏雲:‘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
亦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宋 辛棄疾 《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桃李遍天下
▸ 桃李成蹊
▸ 李自成
▸ 李自成起義
▸ 桃李蹊
▸ 上不上,下不下
▸ 鉗口不言
▸ 祕而不言
▸ 門牆桃李
▸ 滿城桃李
▸ 謾上不謾下
▸ 括囊不言
▸ 口不言錢
▸ 盡在不言中
▸ 渾然自成
▸ 緘口不言
▸ 華如桃李
▸ 公門桃李
▸ 各不相下
▸ 大辯不言
▸ 城中桃李
▸ 不言而信
▸ 不恥下問
▸ 不言之言
▸ 不相下
▸ 不言不語
▸ 不言而喻
▸ 不言之聽
▸ 不言
▸ 不言之化
▸ 不言而諭
▸ 不愧下學
▸ 閉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