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食西宿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ㄥ ㄕˊ ㄒ一 ㄙㄨˋ
拼音 dōng shí xī sù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漢應劭《風俗通》:“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雲:'欲東家食,西家宿。'”後因以“東食西宿”比喻貪得之人唯利是圖。
東食西宿「ㄉㄨㄥ ㄕˊ ㄒ一 ㄙㄨˋ」
⒈ 齊國女子因利之所趨,同時嫁與兩家,而東家食、西家宿的故事。見也作「東家食西家宿」。
引《藝文類聚·卷四〇·禮部下》引《風俗通》。後用以比喻貪得無厭的人,企圖兼有兩利。《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黃英笑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馬亦自笑,無以對,遂複合居如初。」
引證解釋
⒈ 後因以“東食西宿”比喻貪得之人唯利是圖。
引《藝文類聚》卷四十引 漢 應劭 《風俗通》:“齊 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雲:‘欲東家食,西家宿。’”
清 錢謙益 《康文初六十序》:“有人於此,視諸公之乘轅而反之,朝 秦 而暮 楚,東食而西宿,曰:餘曷不至於公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黃英 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
▸ 日東月西
▸ 你東我西
▸ 拿東拿西
▸ 買東買西
▸ 撩東札西
▸ 拉東補西
▸ 扶東倒西
▸ 東蕩西除
▸ 東漂西蕩
▸ 東張西張
▸ 東抹西塗
▸ 東央西浼
▸ 東遮西掩
▸ 東摸西抹
▸ 東磕西撞
▸ 東鱗西爪
▸ 東征西討
▸ 東指西畫
▸ 東攔西阻
▸ 東征西怨
▸ 東那西輳
▸ 東金西木
▸ 東撏西扯
▸ 東怨西怒
▸ 東翻西倒
▸ 東瞻西望
▸ 東漂西徒
▸ 東掩西遮
▸ 東挪西輳
▸ 東漸西被
▸ 東倒西歪
▸ 東序西膠
▸ 東支西吾
▸ 東躲西逃
▸ 東蕩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