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的意思
注音 一ㄡˇ ˙ㄉㄜ
拼音 yǒu de
基本釋義
⒈ 有所得;有所領悟。
⒉ 表示程度深或持續時間長。
有得「一ㄡˇ ˙ㄉㄜ」
⒈ 有心得、有所領悟。
引《史記·卷二七·天官書》:「五星皆從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國可以兵從天下。居實,有得也;居虛,無得也。」
《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陶潛傳》:「少來好書,偶愛閒靖,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引證解釋
⒈ 有所得;有所領悟。
引《史記·天官書》:“五星皆從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國可以兵從天下。居實,有得也;居虛,無得也。”
《南史·隱逸傳上·陶潛》:“少來好書,偶愛閒靖,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張載 《正蒙·有德》:“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
例如:學習有得;有得有失。
⒉ 表示程度深或持續時間長。
引《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上海道 前腳走, 上海縣 跟著又來。並不是欺他官小,對不住他,只好擋駕;見面之後,有得同你纏。”
▸ 開卷有得
▸ 咎有應得
▸ 得未曾有
▸ 得未嘗有
▸ 不識得有
▸ 有一得一
▸ 罪有應得
▸ 捨得
▸ 日有萬機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塞得港
▸ 若有所思
▸ 若有所失
▸ 認得破
▸ 忍得住
▸ 煞有
▸ 煞有介事
▸ 人人有分
▸ 忍得
▸ 人有臉,樹有皮
▸ 認得
▸ 熱得快
▸ 人才難得
▸ 善有善報
▸ 攘為己有
▸ 任真自得
▸ 三十有室
▸ 日進有功
▸ 去得
▸ 求之有道
▸ 權衡得失
▸ 取予有節
▸ 群有
▸ 三人行必有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