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幡的意思

注音 ㄔㄨㄣ ㄈㄢ

拼音 chūn fān

基本釋義

⒈  春旗。舊俗於立春日或掛春幡於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於首,以示迎春之意。

引證解釋

⒈  春旗。舊俗於立春日或掛春幡於樹梢,或剪繒絹成小幡,連綴簪之於首,以示迎春之意。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之三:“玉釵風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
宋 辛棄疾 《漢宮春·立春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