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晦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ㄣ ㄏㄨㄟˋ

拼音 hūn huì

基本釋義

⒈  指光線昏暗。指行文混亂而晦澀。指思想昏亂,糊塗。

引證解釋

⒈  指光線昏暗。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序》:“《易》稱‘懸象著明,莫大乎於日月’,然時有昏晦;《詩》美‘滔滔 江 漢,南北之紀’,然時有壅滯。”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宥》:“才及中流,風浪皆皆,蒸雲走雷,咫尺昏晦。”
元 馬臻 《德清夜泊》詩:“遠色變昏晦,卸帆依淺沙。”
清 鄭還古 《蘇四郎傳》:“風雨驟來, 遵言 與僕等隱大樹下,於時昏晦,默亡所覩。”

⒉  指行文混亂而晦澀。

金 王若虛 《<史記>辨惑十一》:“語意重迭昏晦甚矣。”
明 歸有光 《與吳三泉書》之八:“病中遣辭昏晦,終不足以盡意,乞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