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俗的意思
注音 ㄈㄤ ㄙㄨˊ
拼音 fāng sú
基本釋義
⒈ 各地方的風俗。
例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勿方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英local customs;
方俗「ㄈㄤ ㄙㄨˊ」
⒈ 各地的風俗。
引《南史·卷七〇·循吏傳·序》:「乃命輶軒以省方俗,置肺石以達窮人。」
引證解釋
⒈ 地方風俗。
引《漢武故事》:“天祭長八尺,擎日月,祭以牛。上依方俗禮之,方士皆以為夷狄鬼神,不宜在中國,乃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溼水》:“祁夷水 西有 隨山,山上有神廟,謂之 女郎祠,方俗所祠也。”
《隋書·煬帝紀上》:“分遣使人,巡省方俗。”
清 吳偉業 《柳敬亭傳》:“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
▸ 省方觀俗
▸ 方案
▸ 方形
▸ 方框
▸ 入境問俗
▸ 三角方程
▸ 如夢方醒
▸ 三方
▸ 入國問俗
▸ 入鄉問俗
▸ 入邦問俗
▸ 枘圓鑿方
▸ 三步見方
▸ 枘方
▸ 仁方
▸ 染風習俗
▸ 人俗
▸ 傷俗
▸ 群方鹹遂
▸ 入鄉隨俗
▸ 群俗
▸ 人方
▸ 群方
▸ 曲俗
▸ 秋方
▸ 窮俗
▸ 輕俗
▸ 趨俗
▸ 清方
▸ 輕俗寒瘦
▸ 輕舉絶俗
▸ 曲方氏
▸ 輕舉絕俗
▸ 如醉方醒
▸ 千方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