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ㄢˋ ㄑ一ㄠˊ
拼音 duàn qiáo
基本釋義
⒈ 毀壞的橋樑。
⒉ 橋名。在浙江省杭州市白堤上。自唐以來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寶佑橋,又名段家橋,今罕有稱者。
斷橋「ㄉㄨㄢˋ ㄑ一ㄠˊ」
⒈ 損毀的橋樑。
引唐·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二首之二:「斷橋無復板,臥柳自生枝。」
⒉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孤山邊的一座橋。本名「寶祐橋」。因孤山的路至此而斷,故自唐代以來皆稱為「斷橋」。為西湖勝景之一。
⒊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白素貞自金山寺戰敗,行至斷橋,腹疼難禁。許仙踵至,小青恨許負心,拔劍欲殺之;白伉儷情深,力為解說,親責許之薄倖;許賠罪明心,三人言歸於好,偕赴杭州的故事。
引證解釋
⒈ 毀壞的橋樑。
引唐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之二:“斷橋無復板,臥柳自生枝。”
宋 蘇軾 《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同遊羅浮道院及棲禪精舍過作詩和其韻寄邁迨》:“斷橋尋勝踐,脫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詩:“斷橋歸郭路,細雨過溪人。”
清 王韜 《淞隱漫錄·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斷橋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⒉ 橋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來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寶祐橋,又名 段家橋,今罕有稱者。
引唐 張祜 《杭州孤山寺》詩:“斷橋 荒蘚澁,空院落華深。”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斷橋,又名 段家橋,萬柳如雲,望如裙帶。”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吳也仙》:“家住 西湖 斷橋 北,緑楊深處有柴門。”
▸ 據水斷橋
▸ 陸橋
▸ 熔斷
▸ 仁柔寡斷
▸ 任斷
▸ 鵲橋相會
▸ 髯斷
▸ 鵲填橋
▸ 柔茹寡斷
▸ 屈橋
▸ 柔腸寸斷
▸ 柔懦寡斷
▸ 鵲橋
▸ 鵲橋仙
▸ 權斷
▸ 驅鵲營橋
▸ 擅斷
▸ 青門橋
▸ 橋接
▸ 橋塗
▸ 橋樑
▸ 橋飾
▸ 橋洩
▸ 橋柵
▸ 橋丁
▸ 橋樁
▸ 橋洞
▸ 全稱判斷
▸ 橋起
▸ 琴斷朱絃
▸ 橋航
▸ 橋山
▸ 橋鄣
▸ 橋尾
▸ 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