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的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ㄈㄥ

拼音 wén fē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使用語言文字的風格。

文風瀟灑。

style of writing;

⒉  文化風尚。

不知哪幾處文風最盛。

culture and preaviling practice,custom,habit,etc.;

國語辭典修訂本

文風「ㄨㄣˊ ㄈㄥ」

⒈  使用語言文字的風格、趨勢。

宋·韓琦〈宋故文忠歐陽公墓誌銘並序〉:「景祐初,公與尹師魯專以古文相尚,而公得之自然,非學所至,超然獨騖,眾莫能及,……,於是文風一變,時人競為模範。」

⒉  讀書的風氣。

如:「江浙地區文風鼎盛,科舉考試的狀元出身於此者為數最多。」

引證解釋

⒈  文章的風格。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
宋 韓琦 《歐陽修墓誌銘》:“景祐 初,公與 尹師魯 以古文相尚……於是文風一變,時人競為模範。”
清 馮桂芬 《重儒官儀》:“數年文風不日上,士習不丕變者,未之聞也。”

⒉  使用語言文字的作風。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

⒊  學文的風氣。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關於“舒憤懣”》:“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頗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

⒋  文德教化之風。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攀翰苑而思齊,傃文風而立至。”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文風銷劍楯,禮物換旂裳。”
《老殘遊記》第七回:“我們這 東昌府,文風最著名的。所管十縣地方,俗名叫做‘十美圖’,無一縣不是家家富足,人人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