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死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ㄠˋ ㄙˇ

拼音 xiào sǐ

基本釋義

⒈  賣力而不顧生命。

旦夕將效死一戰,以報朝廷之恩。——《三國演義》
效死於前。——《漢書·李廣蘇建傳》

do one's utmost; be ready to give one's life for a course;

國語辭典修訂本

效死「ㄒ一ㄠˋ ㄙˇ」

⒈  捨命報效。

《公羊傳·昭公十三年》:「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彥章以步軍十萬人攻楊劉城,李周盡力拒守,每與士卒同甘共苦,故能得軍心,效死勿去。」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効死”。捨命報效。

《公羊傳·昭公十三年》:“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
《新唐書·陸贄傳》:“陛下雖有股肱之臣,耳目之佐,見危不能竭誠,臨難不能効死,是則群臣之罪也。”
孫中山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吾人願獻此身以為一切民眾之前驅,為一切民眾而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