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打的意思
注音 ㄆㄨ ㄉㄚˇ
拼音 pū dǎ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無效地抽打、猛打。
例被誘捕的鳥兒撲打著翅膀。
英beat;
⒉ 拍打空氣。
例鳥翼孱弱地撲打著。
⒊ 拍打。
例撲打身上的雪花。
⒋ 接連地打。
例飛蛾在螢幕上撲打和顫動。
英pat;
⒌ 撲擊除滅。
例撲打蝗蟲。
英swat;
撲打「ㄆㄨ ㄉㄚˇ」
⒈ 拍打。
引《南史·卷三·宋後廢帝本紀》:「漸長,喜怒乖節,左右失旨者,手加撲打,徒跣蹲踞。」
引證解釋
⒈ 毆打。
引《南史·宋紀下·明帝》:“漸長,喜怒乖節,左右失旨者手加撲打,徒跣蹲踞。”
茅盾 《子夜》十五:“曾家駒 吼一聲,就要撲打 屠維嶽。”
⒉ 相撲。
引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小說不可用》:“須是多幾箇 武行者、浪子燕青,多撲打幾場,方信得過。”
⒊ 撲擊除滅。
引清 蔣士銓 《桂林霜·閨誡》:“漁陽 鼓亂撾,莽烽煙誰撲打。”
康濯 《水滴石穿》第四章:“一團花椒子大小的鐵火竄到她的袖筒上,她還來不及撲打,就滅了。”
⒋ 拍打。
引茅盾 《子夜》一:“一大包沙發套子放在地板上,客廳裡的地毯也拿出去撲打。”
▸ 鬼打撲
▸ 打撲
▸ 打魚
▸ 打外
▸ 打水
▸ 打中
▸ 打狗
▸ 打退
▸ 打翻
▸ 打平
▸ 上下打量
▸ 撒科打諢
▸ 撒打
▸ 肉包子打狗
▸ 認打
▸ 撒潑打滾
▸ 上打租
▸ 熱撲撲
▸ 拳打腳踢
▸ 屈打成招
▸ 秋菊打官司
▸ 窮追猛打
▸ 敲打
▸ 敲敲打打
▸ 喬裝打扮
▸ 喬妝打扮
▸ 敲撲
▸ 敲鑼打鼓
▸ 氣撲撲
▸ 起打
▸ 齊打夥兒
▸ 齊打忽
▸ 強打拍
▸ 撇呆打墮
▸ 匹力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