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備的意思
注音 ㄓㄢˋ ㄅㄟˋ
拼音 zhàn bèi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戰爭準備。
例加強戰備,鞏固國防。
英war preparedness;
國語辭典簡編本
戰備「ㄓㄢˋ ㄅㄟˋ」
為戰爭所做的準備。
造句我軍戰備充足,敵人不敢輕易來犯。
戰備「ㄓㄢˋ ㄅㄟˋ」
⒈ 軍事裝備。
引《左傳·哀公十六年》:「吳人伐慎,白公敗之,請以戰備獻,許之,遂作亂。」
《荀子·王霸》:「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修戰備。」
⒉ 為參戰所做的準備。
引宋·楊萬里〈論兵下〉:「隴西諸郡迫近羌胡,民習戰備,故風聲氣俗,高尚武勇。」
引證解釋
⒈ 軍事裝備;軍用器械。
引《荀子·王霸》:“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
《左傳·哀公十六年》:“吳 人伐 慎,白公 敗之。請以戰備獻,許之,遂作亂。”
《周書·武帝紀下》:“惡衣菲食,繕甲治兵,數年已來,戰備稍足。”
唐 李德裕 《處置楊弁敕》:“遂駐南轅之軒,已盜北門之營,戰備符璽,並而竊之。”
⒉ 為對付戰爭所作的準備。
引宋 楊萬里 《論兵下》:“隴西 諸郡迫近 羌 胡,民習戰備,故風聲氣俗,高尚武勇。”
清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方六月中旬,王京危逼,我駐 朝 道員 袁世凱 回 華,中國 始為戰備。”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三章:“根據戰備的需要,其他鄉的黨員和幹部和你們一樣,也有他們的一部分群眾要領導。”
例如:加強戰備。
▸ 備戰
▸ 戒備
▸ 大戰
▸ 軟戰
▸ 日俄戰爭
▸ 肉搏戰
▸ 任戰
▸ 人自為戰
▸ 熱戰
▸ 壬辰衛國戰爭
▸ 人民戰爭
▸ 權備
▸ 求備一人
▸ 求戰
▸ 秋戰
▸ 驅戰
▸ 上黨戰役
▸ 韌戰
▸ 驅羊戰狼
▸ 窮戰
▸ 請戰
▸ 輕戰
▸ 趨戰
▸ 青河戰
▸ 全備
▸ 且戰且走
▸ 槍戰
▸ 千牛備身
▸ 強戰
▸ 怯防勇戰
▸ 求全責備
▸ 人海戰術
▸ 且戰且退
▸ 器備
▸ 氣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