怫然的意思
注音 ㄈㄨˊ ㄖㄢˊ
拼音 fú rán
基本釋義
⒈ 忿怒的樣子。
例秦王怫然怒。——《戰國策·魏策》
怫然曳笏卻立。——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英be angry;
英文 angry, enraged, Taiwan pr. [fei4 ran2]
怫然「ㄈㄨˊ ㄖㄢˊ」
⒈ 忿怒、生氣的樣子。
引《莊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卻見說了這話,心裡怫然,便道:『我無尊人拘管,只礙得這個小業畜!不問怎的結果了他?等我自由自在。』」
引證解釋
⒈ 憤怒貌。
引《莊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
宋 胡銓 《上高宗封事》:“夫三尺童子至無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則怫然怒。”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時先生未大顯貴,怫然曰:‘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也。’”
茅盾 《子夜》五:“吳蓀甫 怫然,用勁地看了微笑著的 屠維嶽 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