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ㄣ ㄏㄨㄛˇ

拼音 xīn huǒ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⒉  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等症。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⒊  星名。即心宿。

國語辭典修訂本

心火「ㄒ一ㄣ ㄏㄨㄛˇ」

⒈  內心的浮躁或激動。

唐·白居易〈感春〉詩:「憂喜皆心火,榮枯是眼塵。」

⒉  中醫稱人體內的熱氣為「心火」。心火大時,易引起煩躁、口乾、舌痛等症狀。

⒊  星名。指心宿。

《晉書·卷七一·孫惠傳》:「夫心火傾移,喪亂可必,太白橫流,兵家攸杖。」

引證解釋

⒈  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唐 白居易 《感春》詩:“憂喜皆心火,榮枯是眼塵。”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長姐兒 ﹞登時心火上攻,急了個紅頭漲臉。”
葉紫 《豐收》八:“他舉著血紅的眼睛,望了這一群人,心火一把一把地往上冒。”

⒉  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口舌生瘡等症。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平脈》:“女子尺脈常強,心火盛也。”
宋 蘇轍 《龍川略志》卷二:“三焦分佈人體中,有上中下之異,方人心湛寂,慾念不起,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骸;及其慾念一起,心火熾然,翕撮三焦精氣,入命門之府,輸寫而去,故號此府為三焦耳。”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思慮多則心火上炎,火炎則腎水下涸,心腎不交,人理絶矣。”

⒊  星名。即心宿。

《晉書·孫惠傳》:“夫心火傾移,喪亂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