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法的意思

注音 ㄅ一ˋ ㄈㄚˇ

拼音 bì fǎ

基本釋義

⒈  指不合時宜的法度。

引證解釋

⒈  指不合時宜的法度。

唐 元結 《時議下篇》:“若天子能追行已言之令,必行將來之法,且免天下無端雜徭,且除天下隨時弊法……然後推仁信威令,與之不惑,此帝王常道。”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後稍視時勢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甚易也。”
宋 陸九淵 《荊國王文公祠堂記》:“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