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的意思

注音 ㄈㄨˇ ㄅ一ㄥ

拼音 fǔ bīng

基本釋義

⒈  魏晉至隋唐時軍府所屬之兵統稱府兵。

⒉  一種兵制名稱。詳“府兵制”。

國語辭典修訂本

府兵「ㄈㄨˇ ㄅ一ㄥ」

⒈  古代一種兵制。始於西魏、北周、隋唐沿用。北周府兵是兵民分籍,由軍人自相督率,隸屬軍府管轄,唐代則改為軍民合一,軍納入戶籍,隸屬州縣。

⒉  西魏、北周至隋唐時,隸屬軍府的兵,稱為「府兵」。唐時,府兵的選自兵區家富而體健子弟,年二十當兵,年六十退役。不擔任其他徭役,須自備糧食衣裝。平時得農耕、教戰,戰時出征,尚須入京宿衛。

引證解釋

⒈  魏 晉 至 隋 唐 時軍府所屬之兵統稱府兵。參閱 谷霽光 《府兵制度考釋》第一章。

《晉書·劉弘傳》:“弘 子 璠 追遵 弘 志,於是墨經率府兵討 勱。”

⒉  一種兵制名稱。詳“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