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勝的意思

注音 ㄈㄢ ㄕㄥˋ

拼音 fān shèng

基本釋義

⒈  即綵勝。用金銀箔羅彩製成,為歡慶春日來臨,用作裝飾或饋贈之物。

引證解釋

⒈  即綵勝。用金銀箔羅彩製成,為歡慶春日來臨,用作裝飾或饋贈之物。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歲時風俗·春幡》:“《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綵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亦因此相承設之。或於歲旦刻青繒為小幡樣,重累凡十餘,相連綴以簪之。此亦 漢 之遺事也。俗間因又曰‘年幡’,此亦其誤也。”
宋 蘇軾 《次韻曾仲錫元日見寄》:“蕭索東風兩鬢華,年年幡勝翦宮花。”
《宋史·真宗紀二》:“詔宮苑、皇親、臣庶第宅。飾以五綵,及用羅製幡勝、繒帛為假花者,並禁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