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奇的意思
注音 ㄑㄨ ㄑ一ˊ
拼音 qū qí
基本釋義
⒈ 奇異。
屈奇「ㄑㄨ ㄑ一ˊ」
⒈ 奇異。
引《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廣川惠王劉越傳》:「謀屈奇,起自絕。」
引證解釋
⒈ 奇異。
引《文子·符言》:“老子 曰:‘聖人無屈奇之服,詭異之行。’”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謀屈奇,起自絶。”
顏師古 注:“屈奇,奇異也。”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淮南十四》“屈奇”:“屈奇,猶瑰異耳…… 司馬相如 《上林賦》‘摧崣崛崎’,義與屈奇相近。屈奇雙聲字,似不當分為兩義也。”
章炳麟 《<南洋華僑志>序》:“﹝僑人﹞獨苦無藝能風義,空信讖書屈奇之文,謂胡運當自絶。”
▸ 三大奇書
▸ 屈詘
▸ 屈乏
▸ 屈慮
▸ 屈身
▸ 屈期
▸ 屈殺
▸ 屈起
▸ 屈狄
▸ 屈賽
▸ 屈竭
▸ 屈就
▸ 屈盤
▸ 壬奇
▸ 屈匱
▸ 屈大均
▸ 屈臨
▸ 屈節卑體
▸ 蜷屈
▸ 權奇
▸ 屈強
▸ 屈禮
▸ 日屈
▸ 屈讓
▸ 屈節辱命
▸ 屈居
▸ 屈己待人
▸ 屈伸
▸ 屈己
▸ 屈人
▸ 屈然
▸ 屈馬
▸ 屈盡
▸ 屈蠖求伸
▸ 屈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