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閒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ㄢ ㄒ一ㄢˊ

拼音 kuān xián

基本釋義

⒈  見“寬閒”。

引證解釋

⒈  見“寬閒”。亦作“寬閒”。亦作“寬間”。

⒉  寬闊僻靜。

《詩·鄭風·溱洧》“女曰觀乎” 漢 鄭玄 箋:“欲與士觀於寬閒之處。”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耕於寬閒之野,釣於寂寞之濱,求國家之遺事,考賢人哲士之終始。”
宋 秦觀 《李譚漢馬圖贊》:“寬間之鄉,水遠草長,無覊無縶,樂未渠央。”
明 楊慎 《竹浪詞》詩之六:“寬閒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儻容隱居奉母,媮得一寬閒寂寞之區,則私願已足。”

⒊  從容,閒暇。

《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況且道士美貌清暢,情傷(腸)寬閒。”
清 唐孫華 《壽郭雉先七十》詩:“謀生麄就一菟裘,寢食寬閒得自由。”
清 林則徐 《會諭義律飭知參遜迅速繳煙》:“伊欲要挾而求,豈本大臣、本部堂反不能寬間以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