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詳的意思

注音 ㄕㄣˇ ㄒ一ㄤˊ

拼音 shěn xiáng

基本釋義

⒈  仔細審察。

⒉  熟知,知道。

⒊  審理上報。

引證解釋

⒈  仔細審察。

《後漢書·郎顗傳》:“陛下宜審詳明堂布政之務,然後妖異可消,五緯順序矣。”
宋 葉適 《應詔條奏六事》:“誠先明其意,則國之所是可斟酌而定,議論趨向可審詳而決,課功責效可歲月而待。”
清 方苞 《刪定<荀子><管子>序》:“餘少時嘗妄為刪定,茲復審詳,凡辭之繁而塞、詭而俚者,悉去之。”

⒉  熟知,知道。

《禮記·經解》“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姦詐” 唐 孔穎達 疏:“言君子之人,若能審詳於禮,則奸詐自露,不可誣罔也。”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若然者,吾審詳矣,殺汝父是 申蘭,殺汝夫是 申春。”

⒊  審理上報。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楊巡道 受了財物,準了訴狀下去,問官未及審詳,時值萬壽聖節將近,兩司裡頭例該一人賷表進京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