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祿官的意思
注音 ㄐ一ˋ ㄌㄨˋ ㄍㄨㄢ
拼音 jì lù guān
基本釋義
⒈ 官階名。宋制,官分階官和職事官,如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是階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職事官名。階官有名銜而無職事,只作為銓敘、升遷的依據,稱為寄祿官。元豐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書、侍郎等為職事官,而以舊時所置散官為寄祿官。凡職事官,自尚書至給舍諫議,其職俸以寄祿官高下分行、守、試三等,以祿令為準。如蘇軾以工部屯田員外郎知湖州,罷官後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惠州為職事,而員外郎、朝奉郎為其寄祿。
引證解釋
⒈ 官階名。 宋 制,官分階官和職事官,如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是階官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職事官名。階官有名銜而無職事,只作為銓敘、升遷的依據,稱為寄祿官。 元豐 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書、侍郎等為職事官,而以舊時所置散官為寄祿官。凡職事官,自尚書至給舍諫議,其職俸以寄祿官高下分行、守、試三等,以祿令為準。如 蘇軾 以工部屯田員外郎知 湖州,罷官後又以朝奉郎知 惠州,知 湖州、惠州 為職事,而員外郎、朝奉郎為其寄祿。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九》、《宋史·職官志十一》。
引宋 陸游 《尚書王公墓誌銘》:“寄祿官,自承事郎積遷至正奉大夫。”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辯史》:“宋 制,必寄祿官高於所任之職事,乃為行也。”
▸ 寄祿格
▸ 寄居官
▸ 寄祿
▸ 寄居官員
▸ 進祿加官
▸ 加官進祿
▸ 官祿
▸ 厚祿高官
▸ 高官厚祿
▸ 高官重祿
▸ 告官
▸ 高官
▸ 如寄
▸ 冗官
▸ 山官
▸ 入官
▸ 宂官
▸ 戎寄
▸ 取名致官
▸ 任官
▸ 人生若寄
▸ 日官
▸ 人命官司
▸ 人生如寄
▸ 榷官
▸ 去官
▸ 群牧判官
▸ 任寄
▸ 權寄
▸ 賕官
▸ 讓祿
▸ 權官
▸ 裙帶官
▸ 榮寄
▸ 榮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