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的意思
注音 ㄕㄡˇ ㄨㄣˊ
拼音 shǒu wén
基本釋義
⒈ 本謂遵循文王法度。後泛指遵循先王法度。
⒉ 墨守舊說;恪守成規。
引證解釋
⒈ 本謂遵循 文王 法度。後泛指遵循先王法度。
引《公羊傳·文公九年》:“繼 文王 之體,守 文王 之法度。”
《史記·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也。”
司馬貞 索隱:“守文猶守法也,謂非受命創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為之主耳。”
晉 陸機 《辯亡論》上:“虔修遺憲,政無大闕,守文之良主也。”
《新唐書·姚崇宋璟傳贊》:“故 唐 史臣稱 崇 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於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興也。”
宋 王安石 《委任》:“當是時,守文之盛者,二君( 漢文帝、漢武帝 )而已。”
清 姚鼐 《雄縣詠周世宗》詩:“王朝庶見真英武,再世何難嗣守文。”
⒉ 墨守舊說;恪守成規。
引《後漢書·張純曹褒等傳論》:“漢 興,諸儒頗修蓺文;及 東京,學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滯固所稟,異端紛壇,互相詭激,遂令經有數家,家有數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萬言,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迄至 正始,務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論。”
章炳麟 《訄書·學變》:“蓋 吳 士未遭禪讓,無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於仙道,根諸天性,亦視憤世長往者為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