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的意思

注音 ㄗˇ ㄨˇ

拼音 zǐ wǔ

基本釋義

⒈  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見“子午谷”。

引證解釋

⒈  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

唐 蘇頲 《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
《宋史·天文志一》:“南陽 孔定 製銅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遊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⒉  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

唐 呂岩 《延壽》詩:“子午常餐日月精,玄關門戶啟還扃。”

⒊  見“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