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的意思
注音 ㄊㄞˋ 一
拼音 tài yī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封建社會專為帝王和宮廷官員等服務的醫生。
例太醫以王命聚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英imperial physician;
國語辭典簡編本
太醫「ㄊㄞˋ ㄧ」
舊時皇室宮廷內的醫生。
造句聽說爺爺在滿清末年時,曾經是宮廷裡的太醫呢!
太醫「ㄊㄞˋ 一」
⒈ 供職於皇室內廷的醫生。
引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近御醫
⒉ 對一般醫生的尊稱。
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醫死多少人,何嘗怕人告發。」
《紅樓夢·五四回》:「這裡走的幾個太醫雖都還好,只是你吃他們的藥總不見效,不如再請一個高明的人來瞧一瞧。」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 周 官有醫師, 秦 漢 有太醫令丞, 魏、晉、南北朝 沿置。 隋 置太醫署令。 宋 有醫官院, 金 改稱太醫院,置提點為長官。 明 清 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亦以泛稱皇家醫生。 宋 元 以後用為對一般醫生的敬稱。
引《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永平 元年, 彊 病, 顯宗 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請箇好太醫,看他證候咱。”
《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許多太醫下藥;病只有增無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曾皓 (啟目,搖頭):‘不, 羅太醫 好用 唐 朝的古方,那種金石虎狼之藥,我的年紀、體質--’(不願說下去,嘆口氣,閉眼輕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