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逕庭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ㄒ一ㄤ ㄐ一ㄥˋ ㄊ一ㄥˊ
拼音 dà xiāng jìng tí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亦作:大相徑庭。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大相逕庭「ㄉㄚˋ ㄒㄧㄤ ㄐㄧㄥˋ ㄊㄧㄥˊ」
形容彼此截然不同,相差甚遠。
造句這對孿生兄弟,面貌酷似,處事的態度卻大相逕庭。
大相逕庭「ㄉㄚˋ ㄒ一ㄤ ㄐ一ㄥˋ ㄊ一ㄥˊ」
⒈ 兩者截然不同,相去甚遠。參見「大有逕庭」條。清·厲鴞〈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跋〉:「後人舍立身㣔己不論,僅舉有韻之言,稱為宗派詩人而已。嗟乎!幾何不與呂公論世尚友之旨,大相逕庭也哉?」庭,舊音為ㄊㄧㄥˋ。
近天差地別 截然不同
反並行不悖 不相上下 大同小異
引證解釋
⒈ 謂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參見“大有逕庭”。
引清 厲鶚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跋》:“嗟呼!幾何不與 呂公 論世尚友之旨大相逕庭也哉!”
亦作“大相徑庭”。 《平山冷燕》第十二回:“你我但私去與他一較,看是如何,若是其才與我輩彷彿,不至大相徑庭,明日旨意下了,便可赴闕應詔。”
章炳麟 《與人論樸學報書》:“然與鄙見復有大相徑庭者,其治小學重形體而輕聲類。”
▸ 大相徑庭
▸ 大有徑庭
▸ 大相國寺
▸ 廣庭大眾
▸ 大言相駭
▸ 大度相容
▸ 大庭
▸ 大庭氏
▸ 大庭廣眾
▸ 大家庭
▸ 頭庭相
▸ 真相大白
▸ 大躍進
▸ 大仁
▸ 大戰
▸ 大志
▸ 大興
▸ 大笑
▸ 大家族
▸ 大吼
▸ 大客車
▸ 大連
▸ 大浪
▸ 大樓
▸ 大帽子
▸ 大寶
▸ 大敗
▸ 大巴
▸ 莫大
▸ 三大節
▸ 三大洋
▸ 瑞相
▸ 三大奇書
▸ 三大運動
▸ 三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