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寵的意思
注音 ㄨㄞˋ ㄔㄨㄥˇ
拼音 wài chǒng
基本釋義
⒈ 指寵臣。
⒉ 孌童;男色。
⒊ 指丈夫在婚外所寵愛而與之同居的女子。
引證解釋
⒈ 指寵臣。
引《左傳·閔公二年》:“內寵並後,外寵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國,亂之本也。”
《左傳·昭公二十年》:“內寵之妾,肆奪於市;外寵之臣,僭令於鄙。”
⒉ 孌童;男色。
引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板橋 多外寵,嘗言欲改律文笞臀為笞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青縣 有人陷大辟,縣令好外寵。其子年十四五,頗秀麗。乘其赴省宿館舍;邀之於途,託言牒訴而自獻焉。獄竟解。實為孌童,人不以孌童賤之,原其心也。”
⒊ 指丈夫在婚外所寵愛而與之同居的女子。
引茅盾 《虹》八:“梅女士 不滿意現在這寓處,因為是 惠省長 介紹來住的,說不定這裡的上下人等都把她看成省長的外寵罷。”
▸ 其外
▸ 打外
▸ 入寵
▸ 權寵
▸ 山谷琴趣外篇
▸ 權傾中外
▸ 攘外
▸ 榮寵
▸ 攘外安內
▸ 券外
▸ 塞外
▸ 人外
▸ 人外遊
▸ 情寵
▸ 取寵
▸ 擅寵
▸ 請外
▸ 遷寵
▸ 區外
▸ 棄外
▸ 棄之度外
▸ 乞外
▸ 乞寵求榮
▸ 竊幸乘寵
▸ 啟寵納侮
▸ 親寵
▸ 強寵
▸ 戚寵
▸ 皮裡膜外
▸ 牆外漢
▸ 排外
▸ 跑外
▸ 偏寵
▸ 弸中彪外
▸ 孽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