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龍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ㄟˊ ㄌㄨㄥˊ

拼音 kuí lóng

基本釋義

⒈  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於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後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夔龍「ㄎㄨㄟˊ ㄌㄨㄥˊ」

⒈  商代及西周時期,在鐘鼎彝器上所刻鑄的夔和龍形的花紋。

⒉  相傳為舜的二臣名,夔是樂官,龍是納言之官。

引證解釋

⒈  相傳 舜 的二臣名。 夔 為樂官, 龍 為諫官。

《書·舜典》:“伯 拜稽首,讓於 夔 龍。”
孔 傳:“夔 龍,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 許 山林志, 夔 龍 廊廟珍。”
後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韻》之二:“安得 夔 龍 立廊廟,扶持 堯 舜 濟斯民。”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吳刎》:“伯嚭 那老賊呵!我一心認是濟世 夔 龍,誰知你是蠹國鴟梟。”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當此春晝, 夔 龍 並集,亦當有詞賦示後,今日之盛,方不泯滅無傳。”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紅樓夢》第五三回:“上面兩席是 李嬸孃、薛姨媽 坐,東邊單設一席,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