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的意思
注音 ㄓㄡ ㄋㄢˊ
拼音 zhōu nán
基本釋義
⒈ 《詩·國風》之一。後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陝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漢以後被作為詩教的典範。
⒉ 代稱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為周公旦的采邑,故稱。
⒊ 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陽)以南。《韓非子·說林下》:“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一說即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駰集解引徐廣注。
⒋ 《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後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周南「ㄓㄡ ㄋㄢˊ」
⒈ 《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周朝時採自舊周地的民間歌謠,多中正和平之音,歷來皆被視為正風的典型。
引證解釋
⒈ 《詩·國風》之一。後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 陝西、河南、湖北 之交的民歌,頌揚 周 德化及南方。 漢 以後被作為詩教的典範。
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 公子 札 來聘……請觀於 周 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
杜預 注:“《周南》《召南》,王化之基。”
《後漢書·郎顗傳》:“《周南》之德,《關雎》政本,本立道生,風行草從。”
宋 黃庭堅 《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之一:“草《玄》不妨準《易》,論《詩》終近《周南》。”
明 徐霖 《繡襦記·汧國流馨》:“掃胡塵干戈收斂,《周南》化風行草偃。”
亦用為最有教化的地區。 唐 張繼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詩:“不改 周南 化,仍分 趙 北憂。”
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三:“周南 風俗 漢 衣冠,五色雲中憶駐鑾。”
⒉ 代稱 周公。因 成周 以南之地為 周公旦 的采邑,故稱。
引《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中鉉繼踵乎 周南。”
李善 注:“毛 《詩序》曰:‘《周南》言化自此而南。’故繫之 周公。”
劉良 注:“周南,周公 也。”
⒊ 地名。指 成周 (今 河南 洛陽 )以南。一說即 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注。
引《韓非子·說林下》:“周南 之戰, 公孫喜 死焉。”
⒋ 後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是嵗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滯 周南 不得與從事。”
唐 楊炯 《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無階封禪,空嘆息於 周南 ;絶望 夏臺,竟棲遲於 漢 北。”
唐 杜甫 《晴》詩之二:“回首 周南 客,驅馳魏闕心。”
宋 曾鞏 《賀熙寧四年明堂禮畢大赦表》:“永懷故事,難求 汶上 之圖;獨遠清塵,方嘆 周南 之滯。”
宋 劉克莊 《再和實之<讀邸報>》詩之二:“留落 周南 眾,蕭條 冀 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