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意思

注音 ㄓㄡ ㄍㄨㄥ

拼音 zhōu gōng

基本釋義

⒈  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稱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輔武王滅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攝政。東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繼而釐定典章、制度,復營洛邑為東都,作為統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於大治。後多作聖賢的典範。參閱《史記·魯周公世家》。

⒉  春秋時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稱。

⒊  《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後因以“夢見周公”喻夜夢。或省作“周公”。


英文 Duke of Zhou (11th c. BC)​, son of King Wen of Zhou 周文王[Zhou1 Wen2 wang2],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regent in founding the Western Zhou 西周[Xi1 Zhou1], and is also known as the /God of Dreams

國語辭典修訂本

周公「ㄓㄡ ㄍㄨㄥ」

⒈  人名。(?~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引證解釋

⒈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也稱 叔旦。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輔 武王 滅 商。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攝政。東平 武庚、管叔、蔡叔 之叛。繼而釐定典章、制度,復營 洛邑 為 東都,作為統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於大治。後多作聖賢的典範。參閱《史記·魯周公世家》。

⒉  春秋 時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稱。

《左傳·僖公五年》:“秋,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鄭伯。”
杜預 注:“周公,宰 孔 也。”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時天子之宰,卿士。 莊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非 周公旦 明矣。”

⒊  後因以“夢見周公”喻夜夢。或省作“周公”。

《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 周公。’”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叩門驚 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