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葭的意思
注音 ㄔㄨㄟ ㄐ一ㄚ
拼音 chuī jiā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候氣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內端,氣至則灰散。《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佈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內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吹葭「ㄔㄨㄟ ㄐ一ㄚ」
⒈ 古代將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內,以佔知季候。若某節氣至,和它相應的律管裡的葭灰便飛動起來,故稱節氣變換為「吹葭」。見《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唐·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也作「吹灰」。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候氣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內端,氣至則灰散。
引《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佈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內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唐 杜甫 《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飛灰。”
明 高啟 《至日夜坐客館》詩:“旅蹤猶泊梗,陽氣又吹葭。”
▸ 商吹
▸ 肉鼓吹
▸ 秋吹
▸ 清吹
▸ 青吹
▸ 槍吹
▸ 竊吹
▸ 騎吹
▸ 齊吹
▸ 飄吹
▸ 鼙吹
▸ 弄玉吹簫
▸ 你吹我捧
▸ 鐃吹
▸ 鳴葭
▸ 鳴鼓吹角
▸ 妙吹
▸ 暖吹
▸ 梅吹
▸ 馬上吹
▸ 鸞吹
▸ 鸞歌鳳吹
▸ 龍吹
▸ 流吹
▸ 鏤塵吹影
▸ 兩部鼓吹
▸ 涼吹
▸ 斂骨吹魂
▸ 鄰家吹笛
▸ 濫吹
▸ 老嫗吹篪
▸ 鈞吹
▸ 金吹
▸ 勁吹
▸ 兼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