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的意思

注音 ㄍㄨˇ ㄐ一ˋ

拼音 gǔ j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古代留存下來的文化遺蹟,多指古代留傳下來的建築物。

名勝古蹟。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

國語辭典簡編本

古蹟「ㄍㄨˇ ㄐㄧ」

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蹟。

造句臺南是個文化古城,大大小小的古蹟不下數十個。

國語辭典修訂本

古蹟「ㄍㄨˇ ㄐ一ˋ」

⒈  古代的遺蹟。也作「古蹟」。

如:「大陸各地的古蹟,往往成為遊客爭相遊覽的地點。」

遺蹟

引證解釋

⒈  見“古蹟”。亦作“古跡”。亦作“古蹟”。

⒉  古代遺蹟。多指建築物或其殘跡。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冶城 訪古蹟,猶有 謝安墩。”
跡,一本作“跡”。 《武王伐紂平話》卷中:“姬昌 望西北寨山偷路日夜而走不止。今古蹟在 黃河 南岸上是 姬昌廟。”
明 徐渭 《禮書總論》:“志古跡,以不忘其賢有德者也。”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我們要儲存 清 故宮,不過不將它當作皇宮,卻是作為歷史上的古蹟看。”

⒊  指古人的法書墨跡。

《南齊書·王僧虔傳》:“﹝ 太祖 ﹞示 僧虔 古蹟十一袠,就求能書人名。”
《隋書·經籍志一》:“又聚 魏 已來古跡名畫,於殿後起二臺,東曰 妙楷臺,藏古跡;西曰 寳蹟臺,藏古畫。”
元 陸友仁 《硯北雜誌》捲上:“唐 人臨模古蹟,得其形似,而失其氣韻。”
清 周亮工 《與倪闇公》書:“﹝書家﹞得數行古蹟,如行師佩 玄女 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