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的意思

注音 ㄋㄢˊ ㄊㄤˊ

拼音 nán táng

基本釋義

⒈  五代時十國之一。公元937年李昪(biàn)代吳稱帝,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國號唐,史稱南唐。傳至李煜(yù),公元975年為宋所滅。

南唐為奉化軍節度。——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the Nontang Dy nasty;


英文 Tang of the Five Southern Dynasties 937-975

法語 Tang du Sud

國語辭典修訂本

南唐「ㄋㄢˊ ㄊㄤˊ」

⒈  朝代名。(西元937~975)​ 五代諸朝之一。始祖徐知誥,受吳禪,稱帝於金陵,國號唐,史稱為「南唐」。國力在十國中最為強大。傳至其孫李煜,為宋所滅。

引證解釋

⒈  五代 十國之一。公元937年 李昪 代 吳 稱帝,建都 金陵 (今 江蘇 南京市 ),國號 唐,史稱 南唐。曾滅 閩 楚,極盛時有今 江蘇 安徽 淮河 以南和 福建、江西、湖南 及 湖北 東部地區。975年為 北宋 所滅。共歷三主,三十九年。

清 陳維崧 《望江南·歲暮雜憶》詞:“人鬭 南唐 金葉子,街飛 北宋 鬧蛾兒,此夜不勝思。”
王國維 《人間詞話》捲上:“《花間》於 南唐 人詞中雖録 張泌 作,而獨不登 正中 隻字,豈當時文采為功名所掩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