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衙的意思
注音 ㄋㄢˊ ㄅㄟˇ 一ㄚˊ
拼音 nán běi yá
基本釋義
⒈ 唐時皇宮禁衛軍分為南衙、北衙,合稱“南北衙”。
⒉ 唐時謂宰相以下群臣為南衙,稱宮中宦官為北司,合稱“北司、南衙”,亦稱“南北衙”。參看“南衙”。
引證解釋
⒈ 唐 時皇宮禁衛軍分為南衙、北衙,合稱“南北衙”。參見“南衙”。
引《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
⒉ 唐 時謂宰相以下群臣為南衙,稱宮中宦官為北司,合稱“北司、南衙”,亦稱“南北衙”。參見“南衙”。
▸ 南北郊
▸ 南北學
▸ 南北東西
▸ 南北和談
▸ 南北二玄
▸ 南北卷
▸ 南北路
▸ 南北書派
▸ 南北人
▸ 南北司
▸ 南北合作
▸ 南北朝體
▸ 南北軍
▸ 南北曲
▸ 南北省
▸ 南北套
▸ 南北詞
▸ 南北史
▸ 南北對話
▸ 南北
▸ 南北宅
▸ 南北合套
▸ 南北選
▸ 南北朝
▸ 南北戰爭
▸ 南北宗
▸ 東西南北
▸ 大江南北
▸ 北衙
▸ 南衙
▸ 南枝北枝
▸ 南洪北孔
▸ 南征北伐
▸ 南征北剿
▸ 南征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