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本的意思
注音 ㄕˊ ㄏㄤˊ ㄅㄣˇ
拼音 shí háng běn
基本釋義
⒈ 指南宋時的《十三經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稱。
引證解釋
⒈ 指 南宋 時的《十三經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稱。
引清 阮元 《重刻宋板註疏總目錄》:“右《十三經注疏》共四百十六卷……有 宋 十行本註疏者,即 南宋 岳珂 《九經三傳沿革例》所載建本附《釋音註疏》也。其書刻於 宋 南渡之後,由 元 入 明,遞有修補。至 明 正德 中,其板猶存,是以十行本為諸本最古之冊也。”
▸ 三百六十行
▸ 目下十行
▸ 單行本
▸ 當行本色
▸ 十行詔
▸ 十行
▸ 十行俱下
▸ 通行本
▸ 行本
▸ 一百二十行
▸ 一目十行
▸ 日本興業銀行
▸ 三十六行
▸ 七十二行
▸ 本行
▸ 上行手本
▸ 十四行詩
▸ 十三行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玉版十三行
▸ 蝸行
▸ 鈷六十
▸ 捨本逐末
▸ 三十
▸ 日本暖流
▸ 人行道
▸ 軟紅十丈
▸ 辱行
▸ 入行
▸ 三百六十日
▸ 三島十洲
▸ 日本人
▸ 善行無轍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