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躬的意思
注音 ㄈㄟˇ ㄍㄨㄥ
拼音 fěi gōng
基本釋義
⒈ 謂忠心耿耿,不顧自身。
匪躬「ㄈㄟˇ ㄍㄨㄥ」
⒈ 不顧自身利害。
引《易經·蹇卦·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引證解釋
⒈ 謂忠心耿耿,不顧自身。
引《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孔穎達 疏:“盡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濟君,故曰:匪躬之故。”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 田豐 見微而夷戮於言直。”
唐 權德輿 《奉和聖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詩:“聖言在推誠,臣職惟匪躬。”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至於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 文文忠 之匪躬盡瘁,馴擾強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範 韓 翊 宋,殆無恧色。”
▸ 蹇蹇匪躬
▸ 蹇之匪躬
▸ 蹇諤匪躬
▸ 匪躬之操
▸ 匪躬之節
▸ 票匪
▸ 軀躬
▸ 曲躬躬
▸ 清明在躬
▸ 謙躬下士
▸ 曲躬
▸ 偏躬
▸ 叛匪
▸ 莫匪
▸ 藐躬
▸ 眇躬
▸ 裸躬
▸ 芒刺在躬
▸ 斂躬
▸ 躶躬
▸ 克躬
▸ 恪勤匪懈
▸ 鞠躬屏氣
▸ 鞠躬
▸ 局躬
▸ 警匪片
▸ 鞠躬盡力
▸ 躹躬
▸ 鞠躬君子
▸ 鞠躬盡瘁
▸ 盡瘁鞠躬
▸ 井臼躬操
▸ 靜躬
▸ 謹躬
▸ 節儉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