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闕的意思
注音 ㄅㄟˇ ㄑㄩㄝˋ
拼音 běi què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⒉ 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北闕「ㄅㄟˇ ㄑㄩㄝˋ」
⒈ 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大臣等候朝見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
引《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
⒉ 帝王的宮禁。
引《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
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引《漢書·高帝紀下》:“蕭何 治 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顏師古 注:“未央宮 雖南嚮,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
⒉ 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引漢 李陵 《答蘇武書》:“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憶舊遊寄淮郡元參軍》詩:“北闕青雲不可期, 東山 白首還歸去。”
宋 陸游 《西郊》詩:“七十辭北闕,五畝寄西郊。”
康有為 《星海自京還》詩:“伏陳北闕有封事,醉臥西風賸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