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擄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ㄝˊ ㄌㄨˇ
拼音 jié lǔ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劫虜”。亦作“劫擄”。
⒉ 搶劫擄掠。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刼虜”。亦作“刼擄”。搶劫擄掠。
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誘略》:“賊有降者,將刼擄財物、男女子收捕官處,作拜見撒花。”
《水滸傳》第二回:“只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刼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
《三國演義》第一〇五回:“次日又劫擄得人馬百餘,亦解赴大寨。”
清 黃遵憲 《潮州行》:“但飽群賊囊,免更遭刼虜。”
▸ 擄劫
▸ 驅擄
▸ 驅劫
▸ 擾劫
▸ 強劫
▸ 千劫
▸ 鉗劫
▸ 迫劫
▸ 搶劫
▸ 搶劫罪
▸ 搶劫犯
▸ 剽劫
▸ 搶劫案
▸ 搶擄
▸ 棋劫
▸ 千生萬劫
▸ 磨劫
▸ 明劫
▸ 魔劫
▸ 末劫
▸ 馬羊劫
▸ 擄掇
▸ 擄搶
▸ 擄掠姦淫
▸ 擄掠
▸ 掠擄
▸ 擄獲
▸ 擄嘴
▸ 掠劫
▸ 路劫
▸ 滅劫
▸ 擄奪
▸ 擄袖揎拳
▸ 凌劫
▸ 流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