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易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ㄢ ㄌㄩˇ ㄉㄠˋ 一ˋ

拼音 guān lǚ dào y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比喻上下顛倒。

國語辭典修訂本

冠履倒易「ㄍㄨㄢ ㄌㄩˇ ㄉㄠˋ 一ˋ」

⒈  比喻上下顛倒,本末倒置。也作「冠履倒置」。

《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引證解釋

⒈  比喻上下顛倒。

《東觀漢記·楊賜傳》:“口誦 堯 舜 之言,身蹈絶俗之行,亡損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
亦作“冠屨倒施”、“冠履倒置”。 明 李贄 《<忠義水滸傳>序》:“蓋自 宋 室不競,冠屨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二二:“明宗 之於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馭矣。至 石晉 尤甚,幾有冠履倒置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