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據的意思

注音 ㄉ一ㄢˇ ㄐㄨˋ

拼音 diǎn jù

基本釋義

⒈  掌管,佔據。

⒉  典實和根據。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典據「ㄉ一ㄢˇ ㄐㄨˋ」

⒈  典故來源。

晉·範寧〈春秋穀梁集解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
《舊唐書·卷八九·王方慶傳》:「每所酬答,鹹有典 據。」

⒉  掌理、佔據。

《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張讓傳》:「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

引證解釋

⒈  掌管,佔據。

晉 袁巨集 《後漢紀·靈帝紀中》:“中郎將 張均 上書曰:‘ 張角 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樂附之者,原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子、兄弟、昬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搉財利,侵冤百姓。’”
《後漢書·楊秉傳》:“而今枝葉賓客佈列職署,或年少庸人,典據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

⒉  典實和根據。

晉 範寧 《春秋穀樑傳序》:“釋《穀樑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傳,文義違反,斯害也已。”
《舊唐書·王方慶傳》:“每所酬答,鹹有典據。”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五篇:“故其為小説,亦卓然可觀, 唐 宋 文人多引為典據。”